手腕劇痛不已,我得媽媽手了嗎?認識媽媽手症狀與改善方法
雯雯是一位35歲剛生完寶寶的媽媽,從月子中心開始認真學習擠乳技巧,每日按時擠乳哺育嬰孩,又需常常抱小孩來安撫哭鬧的寶寶,返家後才沒幾天就覺得手腕附近拇指側漸漸開始疼痛且越來越痛,原本只是出力會痛,後來嚴重到只要動手就會疼痛,到醫院診治才經由醫師告知是得了媽媽手。
什麼是媽媽手?
到底什麼是媽媽手呢?只有媽媽會得嗎?其實媽媽手只是一個俗稱,正式的名稱叫做狹窄性肌腱滑膜炎或是狄魁文氏症(De quervain's syndrome),主要是在大拇指側邊靠近手腕處,有兩條肌肉分別是外展拇長肌(abductor pollicis longus)及伸拇短肌(extensor pollicis brevis)的肌腱會經過這一個空間狹小的淺溝,當肌腱發炎或者周遭的滑膜發炎時,會因腫脹而導致空間更顯狹小,此時,肌腱的滑動將因空間狹小而受阻,造成大拇指及拇指側的手腕疼痛,即為所謂的「媽媽手」。媽媽手並非只有媽媽才會得到,好發於任何需要常使用手部力量工作的人,但由於產後婦女常常需要抱小孩以及照顧哺育嬰孩,多出來的工作使原本的手部無法承受,加上產後因賀爾蒙關係,更容易早成肌腱周遭組織發炎,才會有媽媽手的這個俗稱。
如何判斷自己是否得到媽媽手?
我的手腕也很常痛,我是不是得了媽媽手?以下為媽媽手常見的一些症狀,如果剛好你都符合這些症狀,很可能就是得了媽媽手。
- 手腕處大拇指側,無法出力或是出力就疼痛也可能是持續疼痛
- 疼痛會往前臂上跑,有緊繃感,大拇指上翹或外展症狀會更明顯
- 只要手部出力,扭轉毛巾、開喇叭鎖、開瓶蓋甚至寫字都會痛
如何治療改善媽媽手
在急性發作時,必須讓手作適當的休息,減少進一步的傷害。可使用特製的輔具(經由職能治療師依病患本身的手型而塑造的),一方面將手腕及大拇指固定於最自然的位置,一方面又不會影響其餘四指之活動。立即停下手邊的工作,讓手適度的休息,避免大拇指的反覆使用。受傷後48小時內,於患部局部冰敷可減少腫脹及疼痛,每日3~5次,每次20~30分鐘;急性期48小時後過後可以局部熱敷。給予垂直受傷肌腱的方向,施予深部摩擦按摩,減輕疼痛,促進組織修復,避免沾黏。不產生疼痛的前提下抬高手腕,作手腕轉動的運動。
口服抗發炎藥物有止痛消腫的效果,加上適當的物理治療,更病程縮短。物理治療包括局部熱療、電療、超音波治療及局部按摩等。如果以上效果不明顯,則可考慮局部注射抗發炎藥物,極少數病患需要手術治療。
預防媽媽手有幾招
哺乳時注意自身姿勢
「預防勝於治療」是身體健康的不變法則,當生理不適時,心情也無法放鬆,進而對乳汁分泌造成不小的影響。因此,媽媽親餵時,一定要保持令自己覺得舒服的姿勢,避免姿勢不當易造成對肩膀與手腕的傷害,進而影響哺乳心情。
注意肩膀與手腕放鬆
由於哺餵母乳、照顧寶寶是一份長期工作,媽媽也要懂得保護自己,最直接的就是預防「媽媽手」上身。由於擠乳或抱小孩的動作,是長時間維持在同一個姿勢,而不少媽媽總不自覺地讓手腕與手呈將近90度的狀態,時間一久,容易造成俗稱「媽媽手」的「腕隧道症候群」,媽媽抱小孩或擠乳時,肩膀應放鬆,手腕部分也自然放鬆,不要彎曲呈90度,不妨戴上護腕,以保護手腕的神經與韌帶免於受傷害。
趴著擠乳不吃力
至於擠乳的媽媽該怎麼保持令人放鬆的姿勢?媽媽可以在桌上擺一個枕頭墊著頭部,身體往前傾,乳房自然下垂,肩膀輕鬆保持直線,然後,一手拿著擠乳器接著流出的乳汁。這樣的姿勢不只讓乳汁更容易順勢流出,同時,也能讓自己處於休息狀態。當然,丈夫若能站在身後為太太按摩肩膀,相信太太的心情一定更快樂,更容易放鬆而刺激噴乳反射,製造出更多的奶水。
正確的伸展運動和肌力訓練
疼痛症狀消失後,可配合正確的伸展運動和肌力訓練。在家中找一面牆壁,以正側面站著,手與身體呈平行,貼在牆壁上儘量朝上伸展,手指部分則不斷往上爬,讓肩膀與手腕的肌肉透過伸展達到放鬆效果,利用空檔時間做,對於預防媽媽手頗有助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