預防蛀牙,良好牙齒清潔習慣從幼兒做起
成人一定經歷過牙痛痛不欲生的過程,面對家中的新生兒,希望能給他們一口健康的牙齒,學齡前孩子的牙齒雖然不多,一樣有蛀牙的風險,爸媽該如何從學齡前幫助寶寶保護牙齒健康。
爸媽應瞭解嬰幼兒期口腔衛生的重要性,及早期建立良好口腔衛生習慣,對未來健康是有所影響。學齡前兒童的口腔衛生保健,可分為以下兩個時期,嬰幼兒期、兒童期,分別解釋這兩個時期的口腔保護要點。
嬰幼兒期目標,在於防止齲齒及保持牙齦健康
在嬰兒於六個月萌發第一顆乳齒後,爸媽應於一歲前,帶著孩子到牙醫診所接受第一次口腔檢查。目的是發現及改善影響口腔衛生的不利因子、為家長示範如何為嬰兒潔牙、教導父母親正確的口腔衛生觀念及預防奶瓶性蛀牙。嬰幼兒在第一次口腔檢查後,每隔半年應進行定期檢查,以瞭解乳齒萌發咬合齲齒及軟組織狀況。
在寶寶零到六個月大時,進食後應該用紗布擦拭口腔(包括牙床、黏膜及舌頭)。六個月到一歲半時(乳臼齒萌發前),可開始用含氟牙溝清潔前牙。待乳臼齒長出後,就應該用牙刷潔牙了。
學齡前於加強兒童對口腔衛生的重視、齲齒的早期發現及治療
兩歲前兒童,因年紀小注意力不集中,應由父母親教導及幫助刷牙。兩歲後兒童,會喜歡自己刷牙,但兒童此時手的協調性較差,父母親應時常幫助及指導。三至六歲兒童,多數有一定的獨立性,但他們並不具備自我保健的能力,最好於餐後及睡前,由父母陪同示範進行口腔清潔工作。六歲左右的兒童乳齒脫落,恆牙逐漸萌出,此時應由牙醫師檢查處理。
家長從旁協助孩子養成良好潔牙習慣
在牙刷的選擇上,提醒爸媽應選擇軟毛小頭的牙刷,且每3個月至半年更換1次。刷牙時,牙刷刷毛朝向牙齦約45度,且要同時涵蓋牙齒與一些牙齦。刷上排牙齒時刷毛朝上,刷下排牙齒時刷毛朝下。每次以2顆牙齒為單位來回輕刷至少10次,並清潔到牙齒的每一面。當孩子長出較多顆乳牙時,最好能夠每天至少使用1次牙線清潔齒列。牙線主要是輔助牙刷的功能,可以去除牙縫中的食物殘渣與牙菌斑。牙線使用時,先拉出約45公分的牙線(長如手臂),纏繞在雙手中指第2指節,比出手槍姿勢,以雙手姆指及食指打直撐住牙線,約留下1公分牙線,並將牙線拉成C字型,使牙線緊貼牙面上下刮。
同時搭配氟化物的使用,氟是人體正常代謝,牙齒與骨骼正常發育所必需的微量元素,適量補充氟,對兒童時期齲齒有良好的預防效果,於低氟地區及高齲齒率地區,應於出生六個月後,便補充氟,三至六歲兒童可使用氟錠。根據國健屬資料,塗氟可以降低乳齒齲齒率達33%,因此建議爸媽應於每半年定期檢查時同時讓孩子塗氟。
幫孩子刷牙時,一定要讓寶寶的頭部有所倚靠,並選在安全明亮的地方,例如坐在沙發、地毯或床上等地方並讓寶寶枕在家長的大腿上。且因寶寶的牙齦脆弱,所以刷牙的力量要輕柔。固定刷牙的方法、時間、順序,讓孩子習慣固定的潔牙方式。此外,可搭配遊戲、音樂等來增加潔牙樂趣。同時應配合孩子不同年齡的生理需求,提供需要的營養,同時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,限制高鹽、高油脂、精製糖類的攝取。
二要二不原則,保護牙齒健康
依據世界衛生組織與世界牙醫聯盟統計資料,全世界人口在一生當中,平均會有90%罹患牙齒相關疾病。根據國健署資料顯示,台灣兒童齲齒盛行率隨年齡增加而上升,在國內18歲以上成人中,約有99%的民眾患有輕重程度不一的牙周問題。齲齒也就是常說的「蛀牙」,齲齒所產生口腔健康問題不僅會影響咀嚼、發音與臉部面容,甚至可能影響孩童恆齒的發育。國健署呼籲民眾養成良好口腔清潔習慣,平常正確的潔牙與定期口腔檢查、洗牙,才能遠離疾病,維護健康,並落實要刷牙、要塗氟、不要有錯誤用牙習慣、不要以口餵食等「二要二不要」的日常護牙訣竅。
「二要二不」能為牙齒健康奠定良好基礎,一要,睡前一定要刷牙,進食後刷牙,一天至少刷兩次;二要,要有「氟」,包括使用含氟牙膏、每半年接受牙醫師塗氟及口腔檢查;一不,不要傷害牙齒;少甜食,多漱口,絕對不要含奶瓶睡覺;二不,不要以口餵食,家長們自己咀嚼過的食物不要再餵食寶寶。
#兒童蛀牙 #兒童牙齒保健 #幼兒塗氟 #塗氟多久一次 #兒童口腔清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