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想上學? 5方法緩解分離焦慮
每到新學期,都可在托嬰中心和幼兒園門前看到各種離情依依的場面,不論是哭爹喊娘不想進去的孩子、還是轉身默默擦去眼角淚水的家長。
在孩童的發展階段中,1歲半~3歲正值所謂的「秩序敏感期」。這個時期的孩童們對於平日生活中的規律和習慣非常敏感,這樣的敏感如果因為開始上學而改變了他原先日常中的秩序感,孩子就容易感受到不安或焦躁。因此身為家長的我們就更需要耐心去陪伴孩子適應新生活,為日後的團體生活、人際互動奠定好的基礎。
本身是兩個孩子的媽媽、也曾經在台北市私立幼兒園任職3年多的溫蒂媽咪提出以下建議,用理性和感性兼具的5種方法,陪伴孩子順利渡過新學期的分離焦慮期。
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
#1 幫孩子心理建設
初次送托嬰中心或幼稚園的幼童其實懵懵懂懂,並不了解什麼是上學,很可能第1~2天沒有太大反應,過幾天才會開始有情緒表現。
建議家長可以在入園之前,先詳細參觀了解園內環境和日常作息,在開學前利用繪本或是孩子認識的哥哥姊姊們(表兄姊、鄰居皆可)上學的照片,讓孩子想像上學的情境。
尤其可以依孩子的性格和喜好,強調去凸顯上學的樂趣,例如:可以交到好多新朋友喔、老師會講好故事給你聽、唱歌跳舞好好玩...等,透過上述方式給孩子心理建設,並且對上學懷抱期待。
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
#2 穩定自己情緒
很多父母也會調侃自己有分離焦慮。確實,如果從襁褓時期都是自己照料孩子的家長,要把孩子送去上學也是需要幾經掙扎和調適呢!
不捨與寶貝短暫分離是正常的,我們還是要盡量隱藏不捨的情緒,用正面和鼓勵的態度去面對孩子,才不會加深孩子對分離的無助感。
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
#3 離別時安撫與約定
若孩子在到校時顯露焦慮或甚至哭泣時,適度的安撫和明確的道別是必要的。如果因為擔心孩子哭鬧不休,就請老師強行帶入教室,或是沒有道別就離開,可能會加深孩子心中的不安全感。
建議家長用溫柔且堅定的語氣請孩子進教室,並且明確和孩子約定晚點會去接他的時間點,例如:掰掰~ OO老師先帶你進去,睡完午覺媽咪就來接你囉、下午XX活動結束後我就會帶你最喜歡的玩具在門口等你囉。
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
#4 老師是好夥伴
建立老師與孩子之間的信賴感很重要。孩子其實善於觀察,家長和老師的密切互動,可以讓孩子認知到老師是爸爸媽媽信賴的人,進而建立和老師之間的信賴感與親密感。
因此到校時,家長可以在孩子面前主動先和老師熱絡的打招呼、然後告訴孩子:老師會幫爸爸媽媽照顧你唷、有需要協助的地方,可以讓老師知道、媽咪請老師牽你進教室唷... 避免讓孩子對老師有=要和爸媽分開的直接聯想,或是老師當黑臉的負面標籤。
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
#5 一起回顧在校點滴
家長不妨利用下課接送時,或是睡前的親子時間多聊聊今天在學校發生的趣事。如果是還不太會敘事表達的幼童,家長也和寶貝一起看看學校老師提供的在校照片,用提問的方式和孩子互動、也可以進一步觀察孩子的反應。
例如:媽咪看到你們大家在畫畫耶,你們畫什麼呢、今天的午餐看起來好好吃喔,你最喜歡哪一道菜呢...透過這些互動,家長不僅可以了解孩子在校的生活,也可以間接讓孩子知道,爸爸媽媽很關心你在學校生活,如果遇到問題爸爸媽媽和老師都會共同來幫助你的。
這些關懷都會在無形中成為孩子的後盾,更有信心去上學,然後慢慢地在下個階段去學習人際互動、與同學建立情誼。
以上內容由威斯邁親子購物整理,轉載請註明出處及原文連結
【更多推薦文章】
【幼兒園上學、托嬰必備】
>> 學齡前幼童背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