親餵乳頭又癢又痛,當心黴菌感染
哺乳中或有哺乳經驗的媽媽,曾經有過在餵奶過程中,乳頭有灼熱痠痛感,乳頭皮膚略呈紅色或粉紅色的感覺嗎?除了餵奶姿勢不正確外,也可能是乳房念珠菌感染。國健署網站上指出,念珠菌感染時,乳頭及乳暈皮膚會有一圈亮而紅的區域,有些媽媽乳房會有灼熱針刺的感覺,有時痛會深入乳房內;因為寶寶直接接觸乳頭,口腔黏膜及舌頭上可能有白斑,或是屁股有紅疹。
為什麼會感染念珠菌?
念珠菌是一種常見的黴菌,其種類約為八十幾種,最常造成人體感染的是白色念珠菌(Candida Albicans),喜歡生長在溫熱、陰暗、潮濕的環境如嘴巴、陰道、皮膚的皺摺、胸罩中。乳頭念珠菌感染可能發生在媽媽哺乳期的任何時間,90%的寶寶在出生幾個小時內身上就會有念珠菌的菌落,就像其他正常會住在我們身上的細菌,其存在的量不多,而且與其它人體的各種正常細菌保持平衡,它們通常在某些情況下才會造成問題。
根據台灣母乳協會整理的「念珠菌感染的處理指引」中指出,當皮膚和黏膜組織不完整時,念珠菌比較容易造成皮膚和黏膜的感染─這是另一個爲什麼從產後第一天即含好乳房是這麼重要的原因。如果媽媽沒有乳頭疼痛、乳頭和乳暈皮膚沒有破皮,許多念珠菌感染就不會發生了。從乳頭破皮傷口上滲出來的液體,常常會讓念珠菌從無害的型態感變成造成疾病的型態。
推薦好物:母乳哺育用品
念珠菌感染常見的症狀,像是乳頭疼痛,有灼熱感,會癢,乳頭皮膚略呈紅色或粉紅色,亮亮的。當在整個餵奶過程中,或餵完寶寶吃奶後,乳房深部有抽痛的感覺,有的媽媽描述乳房深部有類似針刺的灼熱感及疼痛感覺,會延伸到媽媽的背部和肩膀,餵完奶後疼痛仍會持續,有人在噴乳反射時疼痛更劇烈。寶寶口腔黏膜或舌頭有鵝口瘡或紅屁股,也有可能沒有症狀。若寶寶也有鵝口瘡症狀,建議與媽媽一起進行治療。
延伸閱讀:口水疹怎麼辦? 新手爸媽這樣做
使用藥物治療及清潔消毒雙管齊下
請先諮詢母乳親善的醫師,告知正在哺餵母乳,並說明症狀,向醫師詢問用藥事宜。如果寶寶沒有蠶豆症,可以使用紫藥水,作法是將沾有藥水的棉花棒一端伸入寶寶的口腔中,將紫藥水塗佈在整個口腔內側和舌頭上。然後哺餵寶寶,如此寶寶的口腔及的乳頭都能同時得到治療。或是使用抗黴菌藥(Nystatin)在餵奶後塗在乳頭上,一天四次。在患處好後繼續治療七天。
在居家環境方面,如果寶寶有使用安撫奶嘴或人工奶嘴,或拿入口中咬的玩具,會接觸乳房的擠奶器配件,一天以煮沸消毒五分鐘方式消毒一次。溢乳墊及寶寶尿布需勤更換,最好每次餵奶後就換一次溢乳墊。穿戴棉質的胸罩,每天用熱水清洗胸罩及布質的乳墊,清洗時加一小杯醋,淨後需放在陽光下曬。洗澡所使用的毛巾上半身用與下半身用的需分開,並常常清洗及晒太陽。搭配減少甜食的攝取,多食用優格類、蔓越莓及大蒜食品,可以減少念珠菌的過度滋生。若已採取上述的方法都沒有改善,建議再進行醫療諮詢。